close
吳彭年:1939年出生,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 1962年赴港,1972年組建香港科達企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7年參與東華三院工作,歷任總理、主席、顧問, 1998年獲香港銅紫荊勛章。曾任上海海外聯誼會理事。人生需要目標,有瞭目標才有奮鬥的方向,而當你為目標而奮鬥時,你會有一種樂趣,一種充實感,每當做成一件事,你就會富有成就感,強烈的成就感會更加增強你的自信心。
以創業為榮台中註冊商標流程
我 1939 年出生在上海,就讀於人和小學和建東中學,因自幼酷愛體育運動,高中畢業後就報考瞭上海體育學院,四年後大學本科畢業。我出身於普通職員傢庭,我的父親在日本的企業就職, 1962 年父親在日本去世,我即動身去日本奔喪,之後途經香港便留在瞭香港發展。那年我 23 歲,初到香港舉目無親,對香港更是一無所知,但我深知,有信心就會有成功,有努力就會有收獲,必須通過努力去追求人生的目標。於是,我就開始奔波於各處打工,先後在酒樓、制衣廠、漂染廠以及塑料原料行等處工作。那時,對於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學生來說,是人生遇到的第一個考驗。現在回憶起當年那段非常艱辛的人生經歷,我深深感到,沒有經過艱辛歷練,是難以實現人生目標的。那時,我每到一處都不怕苦和累,踏實幹活,勤奮學習。我的第一筆薪金雖然隻有 100 港元,但我非常激動,還舍不得花,也沒有時間去花,把業餘時間都用在瞭學習上,每天晚上去進修英語。
後來我到瞭制衣工廠做包裝工作,之後又去做瞭漂染工作,這便成瞭我事業中的一個轉折點。在漂染廠我專門從事漂染羊毛的工作,因在兒時讀書時就非常喜歡化工,對這一新的挑戰抱有極大的興趣。經過 6 年的努力,我的業務水平有瞭很大提高。之後,我轉行去瞭塑料原料公司工作,
1968—1969 年,我被派往日本的油墨廠受訓,進一步研究塑料的染色方法。塑料原料公司是我工作年限最長的企業,在那裡我得到很大的提高。
經過 10 年的歷練,我不僅提高瞭自己的業務技能,也積累瞭一些資金,更大大增強瞭自信心,我決定自己創業。於是,我在 1972 年開始註冊創辦瞭科達企業有限公司,以小規模的形式開始瞭自己的事業。起初,公司主要經營顏料生意,處於本小利大的階段,隨著業務慢慢擴大,公司業務不斷打開新的局面,公司的范圍已經不僅限於香港,經營產品也不僅是塑料產品,在行業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在公司不斷發展的同時,我認識瞭我的太太李月凌,她成為我事業發展的好幫手。
以誠信為本
經過 34 年的打拼,公司在經銷塑膠中具備瞭良好信譽,成為香港同行業中的第二位。為瞭更好地擴大業務,我們公司擁有瞭自己的貨艙,面積達 5 萬英尺,流通量約 3000 噸,客戶達到 2000 個,放賬額達到 1 億多港元。
我給公司設計的標志是由紅、黃、藍三種顏色組成三個圈。有人就很好奇,問我是什麼意思。其實,我的設計構思受到德國蒙德裡安《紅、黃、藍的構成》的影響。對於藝術傢蒙德裡安來說,自然界的一切物象,無論是山水、樹木,還是房屋建築,都有其潛在的“純粹實在”。雖然自然物外觀各有差異,然而其實質卻是相通的。我覺得,搞經營如同藝術,雖然經商行業可以有千種萬申請註冊商標台中種,經營方式可以千變萬化,但其實質是相通的,這就是既要講利潤,也要講誠信。
我所經營的塑料原料這一行,其實是具有較大風險的行業。塑料原料的價格就像股市波動很大,但我始終以誠信為先,常常會做虧本的買賣,從而得到廣大客戶的支持和信任。公司良好的口碑得到行業中優秀企業的青睞,很榮幸獲得瞭世界最大的化工產品供應商德國 BSF 公司委托代理權,以及日本三菱、美國和韓國公司的代理,公司業務蒸蒸日上。公司在業績上日益發展的重要原因,除瞭提供優質的原料之外,就是講誠信。1990 年 8 月波斯灣戰爭(即海灣戰爭)爆發,我們公司的貨源受到很大影響,中東局勢不穩定致使船期不準,貨物不能按期到達香港,而我們對客戶的需求卻又不能不按期供應;同時,由於貨源短缺造成塑料價格猛漲。面對如此困難,我堅信“言必誠信,行必忠正”。誠信是企業的經營之本,也是我的為人之道,寧可少賺錢或不賺錢,我們對客戶的承諾絕不能改變。於是,我在這樣困難的境況下,堅持實現之前的承諾,贏得瞭大傢的好評。友人遲寶倫就此事在《香港商報》連載四篇文章,其中有一篇題為《科達吳彭年一諾千金》。
以慈善為樂
我的人生目標有兩個,一個是事業,另一個就是做善事。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孔子和孟子也曾說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1997 年開始,我參與瞭香港東華三院的服務。東華三院(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起源於 1870 年,是香港歷史最久遠、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從一個在廟宇內的小小中醫診療亭開始,東華三院一直致力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及社區服務。至 2011年,東華三院在全香港設有超過 200 個服務單位,雇員人數逾 1 萬名,為全港市民提供服務。我在東華三院服務瞭 10 年,擔任過總理、副主席,於1997 年擔任瞭主席,之後擔任瞭顧問。
我在東華三院的 10 年間,個人捐款近千萬港元。最令人難忘的是對河北大地震的援助。當我得知河北發生瞭大地震後,立即在香港發起瞭東華籌款援助河北災民重建傢園,帶著 2650 萬港元支票援助河北地震災民重建傢園。東華三院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派出代表前往北京,出席由政府以及中華慈善總會舉行的東華三院賑濟河北省張傢口地震災區捐款儀式,受到瞭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統戰部部長王兆國的會見。
我還曾帶領董事局成員到北京和上海訪問,在北京受到瞭時任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的接待,在上海受到瞭統戰部副部長鐘燕群的接待。我曾擔任上海海外聯誼會理事。同時,我還參加其他慈善服務,曾任中華慈善總會高級顧問。我還曾帶領香港三大慈善機構,東華三院、保良局及仁濟董事局成員到上海作第二次訪問,也受到鐘燕群副部長接待。雖然工作很忙,但參加慈善活動給人帶來一種截然不同的滿足感,特別是可以幫助社會貧苦大眾,感覺到以慈善為樂。1998 年榮獲香港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頒贈銅紫荊勛章,以表彰我對香港的貢獻。記得卡耐基說過這樣的話:確定瞭人生目標的人,比那些彷徨失措的人,起步時便已領先幾十步。有目標的生活,遠比彷徨的生活幸福。沒有人生目標的人,人生本身就是乏味無聊的。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我從白手起傢到擁有自己的事業,從經營企業到投身慈善,正是在這樣的目標下我不斷前行,實現瞭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個人價值,為此我感到無比欣慰。
(摘自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港澳臺僑委員會編《我與上海》一書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原標題:【我與上海】人生需要目標)
本文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台灣註冊商標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